停止擁抱冬夜
我想用一種不同于專輯那樣的創作手法,不将想法分散在每一首歌中,而是完整的敘述創作幕後所經歷過的思考和曲折的故事。
《凡心所向》最初的構想來自于三維軟件裏常見的渲染器,通常都是節點式邏輯,當時我正在學習這部分知識,看着經過很多環節最後都輸出到一個終點的這個過程,腦海裏想到的就是人生。
而這個主題跟我正在構思的一張《自白》專輯有着某種密切的關聯。在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裏,我就開始構思了這張專輯,正式定名《人生節點》,但當時只有五首歌,其中《潔白的鋼琴,純真的夢》、《多年後》是原定的五首內容,其他都是這一路創作的時候點滴加進去的。
這最後呈現的名字《凡心所向》,則是一天晚上突然降落在腦海裏的這那句話:“凡心所向,素履以往。”
原諒我的語文不算特別好,為了正确理解這句話,我特地去查了一下,發現這句話很适合作為當時那個時期創作的真實寫照。
“凡是心所向往的地方,即便是穿着草鞋也要前往。”
對我來說,多年以前立下的創作願景,就是我心向往的地方,如果完不成,我會一直徘徊在十字路口,不得前行。
懷揣着這樣的想法,我在創作整專之初,就抱着一種非常疏離的情緒,就好像一切到此為止的最後獻禮。
但我沒有想到,定下凡心所向這個這名字之後的幾周,我就寫出了《凡心所向》,并且整首歌都是我沒有預料到的一個完成度。
開始的想的基本都是以作為簡單的編曲去完成這樣一張偏向清冷感覺的專輯,而且拍攝封面的時候我還特地選了白色,就為了營造整體的純淨感。
但是沒有料到首單出乎意料的調動起了我的情緒,這或許不是一個完結的好兆頭,可這首歌給了我自己新生。
因為創作“自白”時的我,是一度想要放棄一切的。
那時候的自己,好像在漫漫長夜中,毫無微光,直到這首歌的突然出現,點燃了那一束光。
而這樣一束光,不是別人給我的,是我自己創作,走出來的。
所以我在創作《凡心所向》時,在她字上斟酌了許久,正常文字使用規範裏說,群體會使用他們,但很少有人會寫她們可。
可我想:救贖一定要來自他嗎?為什麽不可以是她。而我的救贖源于我自己,所以我特地改寫成了“她說”,僅僅希望可以拓寬救贖的來源也可是自救。而我認為這也是一種積極的心态,與其等待別人拯救,不如自己主動改變更迅速。
身處于黑暗中的我,就像在冬夜裏獨坐。而我習慣性的擁抱冬夜,忘卻了很多熱烈和明媚。停止擁抱冬夜,是我逐漸學會的一種方式。
當冬夜不再漫長,當腳下星光為自己綻放,當我停止冰封于冬夜的願景,那些熱烈的期盼才會逐漸到來。
凡心所向,凡心衆生。
這張專輯是橋,也是啓程,成為了我跨越山海要呈現的幻想之城的登船之橋,橋上有我無數次回望的過去,也有未來的光彩與榮耀。
但橋從來不是一條好走的路,它不是坦途也不是泥沼,沒有結實的地面也沒有清晰的前路。可它也是最充滿想象的路,它的下面是汪洋海水,上面是寬闊的天空,交相輝映,橋在中間顯得那麽孤獨,又充滿了無限可能。
停止擁抱冬夜,走上登船之橋。
未來的我應該已經在等待了。